-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newsclass where bclassid= and showclass=0 order by myorder,classid asc
国务院于12月20日正式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认真贯彻执行。
评论: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仍是重中之重。约束性考核指标是减排背后最重要的推动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着力削减COD和氨氮排放量,在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同时(新增16万公里污水管网、4,200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重点流域(滇池、巢湖、太湖等)污水厂提标改造、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及污水再生利用将会重点推进;加大S0:和N0。减排力度,在电力基础上加快其他行业脱硫脱硝步伐。我们认为钢铁(全面实施烧结机脱硫)、水泥(脱硝改造)、机动车(NO。控制)等领域的新兴需求值得关注。
民生相关环境问题得到高度重视。《规划》明确提出改善水环境质量、实施多种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加强土壤环境保护(首次在环保重大规划中提及)成为需要切实解决的突出问题,表明政府对于民生相关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也与近年来由污染导致的群体性事件频发有关。在此带动下,我们认为饮用水相关、颗粒物监测(PM25)与除尘、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等领域的市场需求有望不断兴起。此外,在环境风险防控方面,核与辐射安全管理、遏制重金属污染、固废安全处理处置、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等内容也得到强调。
以重大环保工程拉动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其中8项环保重点工程对应投资约1.5万亿元,并借此推动以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脱硫脱硝、土壤修复和环境监测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此外,《规划》继续强调了实行环保设施运营资质许可制度。我们认为,伴随着标准提高、执法趋严,环保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运营将是必然趋势,而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将由"工程设备采购"阶段逐步迈入"整体解决方案"时代。
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完善市场化融资机制。《规划》提出,要把环境保护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逐步增加投入。与此同时,完善中央环境保护投入管理机制,带动地方人民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我们维持此前年度策略观点,未来国家财政对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或超预期,特别是其中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部分。与此同时,《规划》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以直接、间接的融资方式拓宽环境保护投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发行债券或改制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环保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这些都将有助于解决环保投入资金来源问题。
规划指明方向,关注后续落实。在目前我困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此次《规划》出台对于后续环保工作开展以及产业发展趋势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前景看好的同时,后续仍需要重点跟踪三方面信息:(1)政府实际投入力度与进度;(2)上市公司层面的订单落实情况;(3)若行业竞争加剧是否会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我们长期依然看好碧水源、天立环保、桑德环境、永清环保及聚光科技等具备SPOC盈利模式的综合环境服务商,短期建议关注政策兑现后板块冲高回落风险及相关公司年报、季报业绩兑现情况。